去耦合對電磁兼容到底有什么影響
2018-10-12 來自: 上海海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516
上海海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,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安規(guī)與電磁兼容試驗設備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,公司的主要人員具有近20年的從業(yè)經歷,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,已經成功給多家大型認證實驗室提供過測試設備的規(guī)劃以及相應試驗設備供應,公司自行生產數百種各類安規(guī)設備、試驗儀器,并承接非標定制試驗設備。
公司一直以嚴謹的態(tài)度,秉承“以誠信為基石,提供專業(yè)的技術服務,完善的解決方案,高品質的試驗設備”的理念,不斷的完善售后服務,提高產品品質,努力成為同行業(yè)的 者.
公司同時代理銷售國內外多家的安規(guī)設備廠商產品,包括:美國COMPWEST、意大利ATS、美國ED&D、臺灣鯨揚、日本SOKEN、日本KIKUSUI、日本YOGOGAWA、臺灣艾普斯、日本SOKEN、日本ESPEC等等。
公司在電磁兼容領域提供完整的EMI與EMS設備,代理供應包括歐洲EM-TEST、意大利AFJ、德國FRANKONIA、瑞士EMC-PARTNER、日本MORITA等眾多廠家產品,同時公司也是北京科環(huán)在華東區(qū)銷售網點。
在考慮配電網(PDN)阻抗與同時開關噪聲(SSN)和電磁兼容性(EMC)的關系時,了解去耦合的影響至關重要。如果一個PCB的功率完整性或去耦合特性較差,例如高PDN阻抗, 就會產生SSN和EMC問題。本文將通過實際案例,來證實PCB的PDN阻抗、SSN和EMC之間的關系。
分析和結果
測試的原型為下面兩個版本:一個由晶體振蕩器提供外部50MHz參考的FPGA;三個主要接口:350MHz時鐘速率的DDR2 SDRAM、150MHz的ADC數據總線和100MHz 的以太網。所有這些元器件都由1.8V降壓轉換器供電。通過表1中列出的測試案例,可以了解去耦合(包括PCB疊層和電容器)對SSN和EMC的影響。
在測試案例1中,原型PCB包括四個信號層和一個接地層,有16個0.1μF去耦合電容器連接到PCB上FPGA的+1.8V電源引腳。在測試案例2中,原型PCB包括四個信號層和三個接地層,有25個0.1μF去耦合電容器連接到PCB 上FPGA的+1.8V電源引腳。
表1. 研究PCB去耦合對SSN和EMC影響的測試案例。
由圖1的PDN阻抗曲線可以看出( 使用Mentor Graphic Hyperlynx軟件對布局后期的功率完整性進行分析),相比測試案例1,測試案例2的電力網有的去耦合條件,因而在寬帶范圍內有更低的阻抗。0.1μF的電容器在中低頻段(< 400MHz)會產生影響。另外,接地層的平面電容在頻率高于400MHz時會產生影響。與測試案例1相比, 測試案例2有更多的去耦合電容器和接地層,因而具有更低的PDN阻抗。
圖 1. PDN 阻抗圖
然后,對兩個測試案例中頻率跨越30MHz至1000MHz時+1.8V(使用頻譜分析儀通過交流耦合探測)的功率頻譜進行比較。參見圖2b所示的測試案例2的頻譜,所觀察到的雜散主要是由晶體振蕩器(50MHz基頻)、DDR2 SDRAM (350MHz基頻)、ADC數據總線(150MHz基頻)和以太網(100MHz基頻)的諧波造成的。在圖2a所示的測試案例1中, 由于去耦合性能較差,頻譜上出現了雜散,其功率達到zui高。
PDN阻抗和晶體振蕩器瞬態(tài)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, 加上在特定頻率上同時開關或切換的IC輸出緩沖器(即SSN),共同產生了電網噪聲。通過改善去耦合降低功率阻抗,SSN和頻率雜散便能得到抑制。
通過在3米的電波暗室進行輻射發(fā)射(RE)測試可以比較 兩種測試案例的原型之間的噪聲性能。測試案例2顯示出比測試案例1的RE或EMC性能,測試案例2中有更多的接地層,這不僅能改善去耦合或PDN阻抗,還為沿PCB 跡線傳輸的所有信號提供了恰當的返回路徑,從而進一步降低了輻射發(fā)射。
圖3a: 測試案例1的RE 圖3b:測試案例2的RE
結論
實際測試證實了去耦合對SSN和EMC的確會產生影響。因此,PDN和PCB疊層必須采用嚴格的方式執(zhí)行, 以確保原型具有出色的質量、穩(wěn)健性和功能。